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养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浮屠江面郁崔嵬,九日年年陟此台。宦思更于秋后减,病怀偏向酒中开。
卷舒云岫无心出,断续蝉声随意来。蹈碎薜萝方丈外,啸歌莫讶鬓毛催。
寒花淡淡立幽轩,静对能空物性喧。四座微闻声叹息,主人萧寂独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