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余来汉中凡三年,大山小山行欲遍。今年复有东川行,大抵势随岗阜转。
石头荦确颠且危,不独心惊梦亦战。利州城北到朝天,又是川行山一变。
悬崖皴涩留苔青,石罅阴森郁松茜。得诗数语疑有神,得酒百杯亦不倦。
回环应接奇无穷,乃见平时所未见。落落参军正紫髯,行行御史真铁面。
相看大醉复长歌,灭没春鸿天一线。
密竹疏帘春昼□,疾风甚雨满江南。又逢寒食甚百五,不觉行年六十三。
楚女腰肢从妙舞,晋人标格祇清谈。不劳燕子终朝语,冷暖时情我自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