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求田问舍太迟生,栋宇才逢眼便明。凭仗经营须占早,连墙祇恐负柴荆。
春盎园林似酒浓,为贪午睡岂常慵。卧看花坞午阳度,坐爱书窗树影封。
篱下雀驯还踆踆,盆中鱼戏自喁喁。挥毫方欲成新赋,风送涛声上小松。
照眼芙蕖薄宦回,欢迎稚子驾船来。携亲不敢携鱼鲊,裕后何妨剩砚台。
漫说风波满平地,且呼朋旧共深杯。酒酣拔剑婆娑舞,自笑丹心老未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