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此身就健宜闲,莫教七十才休致。招谗贾怨,声名烜赫,文章雄丽。
三纪红尘,一簪华发,消磨豪气。有清泉白石,实闻吾语,吾衰矣、毋多事。
世故真如嚼蜡,数年来、已知无味。寻常有句,人为宰相,闲方是贵。
洹水秋清,无边风月,无穷天地。看奋髯箕踞,苍苔浊酒,为青山醉。
劈破峡山险,天风吹寺来。径从烟树上,门压浪花开。
流水如不去,孤云时自回。禅林偶一立,清磬何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