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我如老马怯征鞍,推起东窗欲起难。昨日风雷驱雹过,满衣明月五更寒。
卜邻南山幽,青云动高兴。步屉过东篱,圃畦新雨润。
青柳鉴前梢,独绕虚斋径。养拙蓬为户,决渠当断岸。
千章夏木清,萧萧理体净。
贫病固其常,万物附本性。性豪业嗜酒,洗杓开新酝。
终焉托长啸,读书破万卷。
有情且赋诗,诗律群公问。恨无抱瓮力,耕凿安时论。
同心偶。分离久。自怜无日舒眉柳。妆台角。灯花落。
听残宵漏,又闻街柝。阁。阁。阁。
秋凉后。西风透。暗愁生逼腰肢瘦。衣单薄。人萧索。
此情谁寄,倩他灵鹤。托。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