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囊青史漫传名,白日黄泉气未平。自古国亡缘宦者,可怜身没尚书生。
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北望宝芝三十里,村墟六月雨馀天。一湾流水一湾竹,两岸垂杨两岸蝉。
谢老久荒先世宅,平章犹记古时田。浮生始悟真如梦,一度经过一怆然。
江南好,众绿护平堤。挑菜儿童骑竹马,育蚕婢女掇桑梯。
村巷尽鸣机。
多少游魂苦海边,可能拯拔出深渊。迢迢欲赴春闺梦,内渡何人问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