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地生毛,丛台野火烧。平原与马服,累累葬枯蒿。
饥乌啄冬雪,独雁号寒郊。有策无所用,拂拭千金刀。
岂闻萧王来,北发渔阳豪。昼卧温明殿,苍生正嗷嗷。
太息复何言,此身随所遭。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百亩翻麰穗,千篱蔚麻桑。
枫林添暗绿,柳色洒新黄。行客无乐事,得此濯烦肠。
愿言炎埃静,不辞湿行装。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凉。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旸。
纵目巍峨得胜场,晴霞众壑倏阴阳。地连宣歙标孤柱,江注钱塘此滥觞。
朝日鲸波开蜃市,晚烟人语出羊肠。村严虎警勤宵柝,旅舍挑镫夜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