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天上嫦娥试晚妆,团团一镜照清光。蟾宫果有长生药,乞与诗人一粒香。
种瓜陇土平,沤麻塘水满。农月田事多,作苦讵能免。
侵晓草际行,卓午林下饭。日淡禾黍墟,好风泠然善。
鸡犬近方识,桑柘遥莫辨。长歌笑语归,荒途夕阳晚。
闺阁少清游。今朝破积愁。九龙遥、风送兰舟。听罢松涛茶斗品,如画景、小亭收。
字减与声偷。蛮笺韵各搜。羡前贤、石壁题留。难道山名分慧好,偏巾帼、柳苏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