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吴藻的如梦令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如梦令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燕子没有随春天归去,却穿过绣花帘幕,飞到屋子里。它呢呢喃喃,语音柔和地说了多时,莫非要和我住在一起?我久久地站立,久久地站立,含笑回答它:“不许!”

注释

绣帘:绣花帘幕。

软语:语音柔和之意。

侬:即我。

延伫:久久地站立。

赏析

  吴藻是嘉庆年间浙江仁和的一位女词人。她天资聪慧,才气过人,自称“扫眉才子”,与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名媛淑女交往唱酬,颇负盛誉。所作小词巧于构思,精于造语; 长调则豪放丈夫气,尤善题画。这首《如梦令》以寻常口语入律,可与《漱玉词》媲美。

  词人抓住生活中一个细节——燕子飞入帘幕,巧妙地加以生发,用人禽对话的生动形式,抒发其春闺寂寞的心情,读来别有情趣。

  首句“燕子未随春去”,出语平淡而意蕴深曲。燕子是一种候鸟,春社来,秋社去。在百花争妍、百鸟和鸣的春天,她伴随春光一起来到江南,穿帘过户,栖梁而宿;而当雨狂风斜、众芳凋零的暮春,她仍留在梁间,给爱春惜春的人以心理上的慰藉。本词开头这句略去对繁华春景的铺写,也不说春事消歇、春意已尽,单说“燕子未随春去”,则爱春、惜春之意已明。这种手法词家称之“扫处即生法”。次句“飞到绣帘深处”承接上句而补足语意。词人独处深闺,忽见一双燕子穿入绣帘,心中又是惊讶,又是欣喜,又是疑惑。惊的是燕子闯进闺房,可谓不速之客;喜的是燕子未随春去,说明春意尚留驻人间,何况闺中寂寞,这自天而降的小生物正好作伴; 疑的是小燕子绕梁而飞,口中呢喃不停,它究竟在商量什么呢?词人不免定下神来注视片刻:“啊! 莫非是想搬来和我同住吧! ”(侬,吴地方言,即我)燕子没有回答,可是女主人却迟疑了——“延伫,延伫”两句重言把人物恍然大悟、惊定还疑的神色活灵活现地刻划了出来: 有燕子同住,固然可聊解寂寞,但终究排遣不了心头的怨愁,所以又含笑带趣加以回绝说:“不许!”

  一首短短的小令出现了两个富有个性的形象: 活泼多情的燕子和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前者是后者的陪衬。自从燕子入帘,女主人的心理活动一下就活跃起来:时惊时喜,似痴似顽,自猜自疑,自问自答,嬉笑打趣的背后隐藏着春闺独处的郁闷。词中用语浅近而活泼,对话生动,纯以口语入律,“莫是要和侬住”、“含笑回他: ‘不许’ ”这类句子与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辛弃疾《西江月》“却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都是词中口语化、散文化的佳句。

吴藻
吴藻(1799~1862),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苹香,自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猜你喜欢

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麦风细,蚕眠地。桑叶残,蚕上山。蚕房渐觉侵微暑,乍暄还暖愁煞汝。

朝热熏笼夜点灯,窃脂驱雀猫捕鼠。一日茸茸粉絮结,两日堆堆白于雪。

三日团团论斗盛,小妇量来大妇称。缲出新丝付机杼,织成十样花纹绫。

君不见茧税年年充国课,浴蚕娘子常衣布。

商飙一夜飞海南,木叶吹堕山华龛。诗人怀抱溢秋思,华笺不尽番两三。

菩提有树本无树,此心难效枯禅参。弭棹何来故人惠,启缄先觉清风含。

叶大如掌纹碎琐,筋细萦发痕{矜}鬖。洁白一片雉尾展,莹薄数叠蝉翼惭。

玉华刻楮宋人拙,僧房肄柿韩公憨。蚀处成文岂饱蠹,声闻下笔如食蚕。

强名曰纱未称实,更无方空渗墨酣。得非西天贝多树,光明无碍佛日涵。

祖师初来译象载,皮纸木笔穷云岚。移根讲树入震旦,一一书尽莲花函。

绿阴转思树头合,光孝寺古枝毵毵。六丁欲拔几劫火,到今生意犹潭潭。

空山落叶遍狼藉,沙弥扫地还搜探。俗眼好奇遂矜衒,骚人墨客珍云蓝。

古来绳简变麻竹,翻新制样工巧谙。书家辈出更踵事,灾及绢素供幽耽。

织杵浆硾遍寰宇,海东纸贵争取甘。祇林丛树逮爬剔,菩提示证宁非贪。

顾以朽腐化有用,悟兹物理齐庄聃。世无竺鸠阐经藏,艺林收贮穷书蟫。

风月句好吟册满,簪花体写石墨媕。㜑罗音偶订梵字,般若经或书茅庵。

儒童菩萨取材一,此论可矫辟佛谈。我来炎徼滞水驿,篷窗枯坐如瞿昙。

绮语不洗都自净,笔床墨匣炉香馣。文字缘深感持赠,翰墨理妙思叽唅。

为政不伤令清白,胡威绢比君也堪。作诗谢声口翻偈,片{巾乏}突过山如篸。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