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骆宾王的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鉴赏

  首联“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意为:忽然登上了天山,向南远眺,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自然景色。“忽”字形象、生动,由于天山高峻,往上攀爬时感到遥如登天,到达山顶时,眼前景色一下子开阔起来,有豁然开朗之感。可惜瞬间的惊异、喜悦之余,诗人又陷入了对京城的思念。开宗明义,直指题目。

  次联“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意为:天山上云层舒展,让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浓密的树叶,那飘扬的雪花恰似长安护城河中随波荡漾的落花。此二句紧扣“想物华”三字,驰骋想象,笔墨跌宕。

  三联“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意为: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我的衣带都变得松弛不少。行军辛苦,忧思边人,以致形容枯槁。

  四联“交河似绝塞,弱水浸流沙”意为:交河水流向远处,消失在荒僻的塞外,弱水里浸着流动的细沙。如此悲壮凄凉的绝域景象与诗人记忆中京城的车水马龙、花团锦簇之景差别巨大,难怪诗人又“叹”又“怜”,以致“衣带赊”了。

  五联“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意为: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样漂泊不定,遥想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长着呢。这是诗人对从戎在外,生活起伏,不知何时可以结束的忧伤、惆怅,用典巧妙,让人觉得漂泊之人的凄凉境遇古今都是一样的。

  末联“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意为:这种生活令人心思断绝,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泪下。诗人在历数自己一路转徙的生活之后,悲哀、伤感之情终于不可抑制,随着泪水喷涌而出。那般痛彻心扉的悲怆之情随着胡笳之音萦绕在读者心头,余韵悠远。

  诗人对怀想中的京城的描写仅是似光掠影似的凌空一笔,而且还是由眼前冷漠、凄寒之景联想而生,其他的笔墨都重重涂抹在对绝域之地的迷茫、苍凉之景的描绘上。这凌空一笔恰如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令人更加感到黑暗的恐怖,但正是这一闪给人无穷的希望和勇气,也正是这一点光亮激励着诗人继续努力向前,立功异域,荣归故里。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猜你喜欢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早晨有敕鸳鸯殿,
夜静遂歌明月楼。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珊瑚席,
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急弹好,
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左手低,右手举,
易调移音天赐与。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手头疾,腕头软,
来来去去如风卷。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大弦长,小弦短,
小弦紧快大弦缓。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
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李供奉,仪容质,
身才稍稍六尺一。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弄调人间不识名,
弹尽天下崛奇曲。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草头只觉风吹入,
风来草即随风立。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爇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只照箜篌弦上手,
不照箜篌声里能。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实可重,
不惜千金买一弄。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除却天上化下来,
若向人间实难得。

今岁闽中别贡茶,翔龙万寿占春芽。初开宝箧新香满,分赐师垣政府家。

六秩筵开六月天,荷花香气送樽前。客中难得逢知己,湘上何缘会众仙。

讵料各怀投笔去,却看谁是著鞭先。座间似我颓然醉,愿共忘年祝大年。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