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浦江南岸,梁家闻世贤。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赵顼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共在位18年,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采兰荒江陬,繁芳被罗襦。采采不自媚,征途爰有需。
征途何遥遥,波岭争洄纾。宵旦判辰参,卒岁焉可图。
南州瘴雾塞,狨蹄下城隅。永言守沉晦,去去宁君躯。
西门数顷地,旧是帝王宫。莫谩歌禾黍,山河涕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