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盘折翠㟏岈,松桧阴阴辇道斜。草长兰亭迷曲水,雨深桃洞自飘花。
紫云依旧围黄屋,青鸟还应识翠华。知是史臣焚草地,文光隐隐结红霞。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秋云来不断,野色浩无穷。兴逸烦襟外,诗成醉眼中。
怀乡看宿鸟,转物悟飞蓬。何日江南去,新鲈鲙箸红。
市散未关门,羊羔酒满樽。笙歌归别院,灯火出前村。
粟贱千军饱,城专二尹尊。绣骄裘不御,风日渐温暾。
兀坐空堂中,万籁俱寂寞。嗒然丧我形,天地同廖廓。
微飙鸣窗罅,入耳神已觉。东西揣方隅,高下胡起落。
此心遂不静,纷然万念作。欻起立窗前,飘风卷积箨。
触目感时序,忽忽转不乐。可知物交物,牵引如绎络。
苟无大常存,动静都无著。咄哉隐几翁,槁灰焉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