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东山贤,悠然眷迟暮。常恐儿辈觉,悽其损欢趣。
富贵草露晞,勋猷春电䳱。云胡不暂息,驰身傍荒戍。
潮水绝彭门,扬帆凌北固。何必非故乡,区中本形寓。
况此游目馀,平生赏心处。清川渺无穷,青山不知数。
客梦落遥天,浮云更盘互。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已换春衫别后衣,此心长共白云飞。高堂寿酒年年事,趁取榴花及早归。
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