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路盘盘转石根,苍藤古木带斜曛。短筇不觉行来远,回首青山半是云。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红闺赋茗,是十三十四,小样鱼鳞拜亲赐。配温家玉镜,一股珑璁,花烛下、曾记上头新试。
伤心鸾影只,东阁官梅,折脚犹闻课儿字。蓬鬓又秋霜,却月梁除,忽追话,髫年旧事。
肯留證它时、坠钗洲,先化燕飞回,触人吟思。
细柳新蒲春已满,飘风急雨乱如颠。渔人若解忘鱼意,系却扁舟卧碧烟。
急流勇退赋閒居,一卷长携花底书。好学真同袁伯业,肯将踪迹混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