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波猎猎弄风蒲,雨后云山半有无。一段胜情谁领略,欲从画里唤方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烟涛何处接溟州,怪兕雄鲸出上游。旧迹百年归巨浸,庶攻不日赖嘉谋。
直教半壁凭支柱,何事投鞭可断流。由此金汤万年利,看人閒放五湖舟。
静夜寡俦侣,行行疏磬飘。素怀江月近,破衲晚风招。
随意惟残夜,回头是断桥。因知天地内,万籁一无聊。
肩舆偶憩圆通寺,始识庐山面面奇。古木悬崖从后拥,小桥流水向东之。
白云常锁禅关路,翠竹偏招俗驾移。欲就空门问真诀,空门真诀本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