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灯烬夜茫然,抚事追思十载前。坐上渐看同辈少,眼中殊觉后生贤。
江城寒薄梅花早,原野霜清落木坚。皮骨已空心力尽,还将衰鬓待新年。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春水。春水。不寄盈盈閒泪。年年流尽年光。今日闻歌断肠。肠断。
肠断。道是病深愁惯。
恐老蛟重作患深,独埋铁柱至如今。根牢直下蟠江底,势壮长留镇郡心。
神鬼每闻趋夜后,风雷不敢犯塘阴。无因更走横泉窟,压断祈精气永沉。
往事东随縠水流,诗人虚负一番秋。黄花不入渊明兴,流落西风古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