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夕今朝迹已陈,头颅种种岁华新。土牛郭外才驱厉,綵燕筵前已得春。
对酒不应谈世事,赏心刚喜及良辰。坐中潦倒谁应甚,老我颓然第一人。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人心昼所思,夕暮形梦寐。感通在积诚,默默恒相契。
怜君七尺躯,失怙自童稚。庭训不及闻,甘旨何由致。
昨来荐蘋藻,焄蒿格诚意。音容接髣髴,綵服疑趋侍。
鸡鸣恍惚间,枕簟空流涕。羹墙与手泽,触目多悲思。
梦时此心存,梦觉心岂异。永怀罔极恩,欲报知无计。
勖哉期立身,显扬绍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