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潦倒发垂肩,一举明经二十年。老大未忘馀业在,追随刚为后生怜。
槐花十日金陵雨,桂子三秋玉露天。壮志乡心两无着,夜呼儿子话灯前。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自昔闽多士,吾宗世有人。共闻两孝子,永慕百年亲。
僾若音容在,巍然栋宇新。秋筵仍几杖,温鼎自淳珍。
草娱称觞地,花迎戏綵辰。流芳变春雨,精思动秋旻。
风教关民俗,文章藉史臣。声诗播休美,正为盛时陈。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