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酒离怀强自开,长歌宛转胜悲哀。梅花不与春光在,茅屋相将燕子来。
十日残寒不约雨,一痕新绿水生苔。相思忽唱江南曲,白苧含香取次裁。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洛阳花开官酒浓,紫衣乘传春如龙。海氛一夕泯无迹,坐致江汉之朝宗。
君行远度黄河北,北上都门瞻晓色。故人列职省垣深,颇念江南老宾客。
况今有子翔亨衢,日边西寄思亲书。柏台昼永閒案牍,綵服喜就京华趋。
送君此去青云立,太史列卿宜俯拾。至尊前席问苍生,何者最为先务急。
吏深持律舞贰端,缙绅远迹廉耻间。钧衡於此试留意,谈笑四海俱欢颜。
大河流日夜,客心多低徊。不见乘槎去,只教飞浪来。
傍有旧龙门,岨峿何壮哉。大禹不可得,凄凉万古哀。
况乎无安澜,鱼龙悲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