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画龙天下称所翁,秃笔光照骊珠宫。长廊白日走云气,大厦六月生寒风。
兴来一饮酒一石,手提玄兔追霹雳。涨天烟雾晴不收,头角峥嵘出墙壁。
全形具体得者稀,今日海边亲见之。满堂火燄动鳞甲,倒挟海水空中飞。
凌风直上九天去,天下苍生望甘雨。太平天子居九重,黍稷穰穰千万古。
风月阁中自一天,老松环抱暑无权。台澎坐理升平日,公退吟馀意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