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溜初停旭日高,苔花晕碧草齐腰。一番浓绿催朱夏,昨夜新波失断桥。
积雨情怀浑欲病,乍暄衣着最难调。西斋睡起都无事,时有幽禽破寂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吹气如兰,其人似玉,岂知命比琉璃。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
秦楼一夕箫声断,怅香魂、化作云飞。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
从今冷落张郎笔,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灯暗空房,忍听枕畔儿啼。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最凄其,月渐团圆,人反长离。
凤栖必孤桐,鹤集思高松。飞翔择所止,羞与鹪鹩同。
踽踽贱贫士,混混常俗中。节槩曾闵贤,言语班扬工。
被服常布褐,虚室生蒿蓬。向非贤哲举,何以树勋庸。
严滩片石旧渔矶,隐士曾经入帝畿。应悔羊裘招物色,钓师祇合著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