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间关百战馀,此身宗社许驰驱。可怜功业惟诗在,自决存亡与国俱。
强敌至残犹叹服,皇天无意竟何如。平生心事堪谁诉,漫托他年半纸书。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既晓森罗业镜光,侈焚冥镪寄虚堂。只言贿赂通阴界,先造繁词奏法王。
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无边行旅迹,向晚又烟浔。秋色满天地,劳人空古今。
乱帆风影碎,衰草岸容深。会得虚舟意,徒烦倚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