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
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灵湫祈祷酌樽罍,稽首精神敢惰哉。民意欲从千里雨,天威为动一声雷。
预期多稼欲云去,且免飞蝗入境来。酷暑骤祛还自喜,清风朝夕上楼台。
所适跬步间,稍宽樊笼下。院处讵云荣,古有乘轩者。
纵横洛阳道,来往觅行踪。宫车若流水,仗马似游龙。
戚里传灯火,侯门闻鼓钟。何因人掷果,应为美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