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将春去,清和四月天。桐阴摇白日,草色散青烟。
兴寄琴樽外,筋骸杖履前。若为消永昼,窗下有残编。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
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
万叠苍山朔气浓,雪花开遍玉芙蓉。皂雕飞处青云近,骢马行时紫塞重。
家在江南书万里,身居冀北禄千钟。生来自愧承恩厚,华发萧萧未策功。
宫扉无禁往来宜,内使垂髫许侍随。清清夜声归扆帐,紫毫朝彩隔罘罳。
窗笼树色琼花岛,砌入荷香太液池。天上只闻人共羡,不缘尘世竟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