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岐路周回午日光,万丛红枣万家桑。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
人心叵测善逃形,再莫轻言出户庭。畎亩毗连兴狱讼,亲朋聚会谑优伶。
山因冒雪头先白,柳遇逢春眼待青。昔日龙头屯尚在,挥金芟草想园亭。
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
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景物堪幽赏,车尘自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