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参横旧晋墟,将军明晦事何如。吴歌《子夜》随人听,独自伤心《越绝书》。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树外有青山,当门百雉环。短墙扶竹出,虚牖纳云閒。
瓜长藤为壁,萍浮镜有斑。邻家寻老圃,小话夕阳殷。
昔人艺芳兰,遗迹越溪上。风流晋诸贤,好奇极寻访。
坐令后来人,吊古更惆怅。忆昔初来游,精庐适新创。
俯仰三十年,故交独青嶂。今晨天气佳,烟堤系轻舫。
相携得良朋,举酒互酬倡。散策依晴林,沿洄俯新涨。
地偏尘易遣,虑澹情自畅。回首昔时游,乐事终不忘。
谁谓古人远,千载欣一饷。彭殇端齐轨,蒙庄谅非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