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攀龙的贞石篇为吴比部赋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贞石篇为吴比部赋

砥柱高王室,磐宗壮帝京。支机河汉迥,浮磬泗滨清。

孺子兵书号,郎官水镜名。一鞭皆至海,三献即连城。

绝学驱羊起,群疑伏虎生。梧台深自飨,司寇雅称平。

磊落披云气,冯陵转壑声。雄藩隆岳佐,华省映星精。

文陛含香入,岩廊草奏行。綵毫常五色,何限补天情。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稻熟水波老,霜螯已上罾。味尤堪荐酒,香美最宜橙。

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情知烹大鼎,何似莫横行。

入秋何亢阳,一月无滴雨。老农泣枯苗,行客口生土。

弭棹迫岩程,解维下横浦。火云屯高崖,沙岸断枉渚。

数里间一滩,清浅不容武。谁家横筑坝,规画肆夺取。

车戽虹饮川,轮激臼投杵。所余涓滴流,碎石又龃龉。

作梗势方张,闻声气先沮。挽牵困缆索,撑曳穷篙橹。

攘臂喊乃齐,跳身勇能贾。掉泥龟曳尾,趯草螽动股。

死力挣头颅,猛气积腰膂。转关撼坤轴,出地奋雷鼓。

溅沫跳珠玑,流藻濯绮组。是时日方中,火伞张卓午。

偪仄短篷间,知鱼卧鬵釜。岂知波面人,水濡更火煮。

祼体焉我浼,裂肤竟谁抚。而我方卓然,兀坐不犹愈。

倾浆碧沈杯,展箑白挥羽。咫尺判菀枯,性命悬莽卤。

少焉泊前湾,新月一钩吐。争浴喧沦漪,晚饭命俦侣。

方欣生事优,未识向来苦。夜半凉风来,雨势蓄犹怒。

明当倒银汉,力致多稌黍。岂独利行舟,江潮涨几许。

村醪行可沽,一斗吾劳汝。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