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王恭的送长乐池二鲸之春官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送长乐池二鲸之春官

京行二千八百里,马上青云帆下水。平时送客使人愁,此度离歌为君喜。

自从鼓箧凡几载,踏槐一旦香名大。青袍士子羡英声,白面诸生让先辈。

我亦爱君毛骨殊,九苞威凤空群驹。秋闱笔下若流水,鲁史胸中如贯珠。

愿君此行无草草,百步穿杨即飞报。西望青云不可攀,来往空歌鹤岑道。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授时无历日,献岁喜天晴。
道路何艰阻,山林似太平。
梅香清海国,柳色上江城。
且喜兰台近,疲民稍慰情。

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异端壅正途,榛塞踰千年。

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

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

中岁苦病目,不得深穷研。梁君河东秀,意气凌孤骞。

探道得奥阃,辩说如河悬。所知非苟知,而亦允蹈焉。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