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
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
言寻醉翁石,更诵醉翁文。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朝望青山云,夕望剡溪月。我思剡溪人,欲载剡溪雪。
笑杀山阴王子猷,一时兴尽回扁舟。早识山中有羊仲,放船也作东吴游。
羊家结屋溪南住,正是好山环碧处。门前水涨柳花湾,钓船一夜高于树。
阿翁看山不下堂,两儿翩翩如凤凰。大儿才力健,射策登朝行。
小儿天姿高,十五工文章。至今双髻亭亭削寒玉,玉带蜿蜒走崖谷。
读书声隔碧萝间,夜夜虹光照秋屋。翁今岁晚江上归,有约明年寻剡溪。
野航载山不载雪,系在屋东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