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捻纤腰工结束。剪剪秋波,眉黛争飞绿。妒杀猩裙看不足。
小名试向花间录。
身本妒年刘碧玉。第二泉边,生小牵萝屋。翠袖天涯鸿影独。
可怜漂坠西溪曲。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少日情亲,两家中表,羊车竞戏阶前。雕虫薄技,里塾又随肩。
弹指渭阳凋谢,乌衣巷、蔓草平田。谁能料,童时伴侣,相对两华颠。
中年。抛艾绶,柴门罨画,三径萧然。忆相州邺下,宦迹流传。
购得铜台绣瓦,归吟写、夜雨朝烟。残生事,酒鎗棋局,此外总由天。
肝胆向谁说,须眉比众殊。还乡翻似客,经世愧为儒。
东去涛声壮,南来雁影孤。扬州今夜月,还是二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