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 关于明代的文人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李希说
[明代]
李希说,字惟肖。东莞人。明武宗正德九年(一五一四)进士,历永新、霍山令,擢南京户部主事,转员外郎中。以足疾归里居,杜门著书,著有《燕石集》。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三、民国《东莞县志》卷五七有传。
代表作:
《送翟兰谷之任藤县教谕》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希贤
[明代]
李希贤,字思齐,号东池。东莞人。明宪宗成化间赠武略骑尉。清邓淳《宝安诗正》有传。
代表作:
《寿湛甘泉先生七十一》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应兰
[明代]
李应兰,字如卿。东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进士。官至福州太守。著有《罗浮漫语》。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四、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三有传。
代表作:
《挽弟经可》
《过故友邝大年空中楼阁》
《题钟侍御理蔬小筑》
《寄孙承卿时督蓟饷》
《送程度支督储清源兼怀郑山人》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应祯
[明代]
李应祯(1431—1493)明代官员、书法家。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举人,选授中书舍人,迁南兵部郎中,以南京太仆少卿致仕,人称李少卿。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自成一家。
代表作: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十》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八》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三》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二》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十二》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庶
[明代]
李庶(1423--1511),字舜明,号纲庵,晚号蓉湖漫叟。明无锡人。碧山吟社十老之一。工诗文,有隐操。居家敦行孝弟,县举为乡饮宾。晚结茅渠水,杜门雠校。
代表作:
《喜吟社新成简听玉》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延大
[明代]
李延大,字四馀,一字维业。乐昌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进士。授柳州推官,补任镇江。入为工部主事,升吏部稽勋郎中。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有传。
代表作:
《杨忠庵饮余西湖用乐天晚归韵》
《九日登龟峰用杜工部韵二首 其二》
《九日登龟峰用杜工部韵二首 其一》
《重游紫云庵》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廷仪
[明代]
字鸣凤,号质庵,宏治三年进士,廷美之弟。
代表作:
《登虎邱》
《早朝》
《何处难忘酒》
《潜山道中》
《宝坻道中》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廷臣
[明代]
廷臣字仲虞,台之宁海人。
代表作:
《句》
《奉同铁崖赋寄玉山》
《和西湖竹枝词》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弃
[明代]
李弃,字白也,号仇池,明万历丁酉(159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毕生杜门著书,以布衣终老。著有《评订史鉴》。
代表作:
《春吟》
《吊裴尔成》
全部作品>>
详细>>
李德
[明代]
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代表作:
《同诗社诸公游白云寺分韵得千字》
《河阳月简颜光宏》
《暇日游城西玄妙观》
《燕歌行》
《栖云庵》
全部作品>>
‹
1
2
...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
292
293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