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 关于清代的文人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梅曾亮
[清代]
(1786—1856)江苏上元人,字伯言。道光三年进士,官户部郎中。师事桐城派姚鼐,专力古文,居京师二十余年,有盛名。诗亦清秀。晚年主讲扬州书院。有《柏枧山房文集》。
代表作:
《记棚民事》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其一》
《读东坡集有感》
《戏书》
《赠潘咨少伯》
全部作品>>
详细>>
梅枚
[清代]
梅枚,字功升,号慕堂,南城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禹州知州,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历官泰安知府。
代表作:
《早春秋水园看梅花 其二》
《早春秋水园看梅花 其一》
《早春秋水园看梅花 其三》
全部作品>>
详细>>
梅枝凤
[清代]
安徽宣城人,字子翔。有《石轩集》、《东游草》、《东渚诗集》。
代表作:
《赠别朗先上人兼讯沈耕岩夫子》
《伏生墓》
全部作品>>
详细>>
梅清
[清代]
梅清 (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代表作:
《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
《越中漫兴》
《题画杂诗 其五》
《题画杂诗 其四》
《东岳 其一》
全部作品>>
详细>>
梅磊
[清代]
梅磊,字杓司,号响山,宣城人。有《响山初稿》、《七日稿》、《珍剃集》、《芜江草》、《放情编》。
代表作:
《韩圣秋舍人见过响山草堂即事 其一》
《春日寻李研斋杜苍略》
《春日杂咏》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 其二》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 其一》
全部作品>>
详细>>
梅鋗
[清代]
安徽宣城人,字尔止,号桐厓。康熙六年进士,官太平知县,累迁福建巡抚,疏请积谷平粜赈荒。官至左都御史,四十六年,解职归。
代表作:
《水西古木》
全部作品>>
详细>>
楼锜
[清代]
楼锜,字于湘,钱塘人。有《于湘遗稿》。
代表作:
《将渡太湖石公山僧来迓》
《登双峰阁得磬字》
《支硎山》
《春日归泊阊门》
全部作品>>
详细>>
樊增祥
[清代]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详细>>
樊太复
[清代]
樊太复,字初阳,号云林,无锡人。主元升坛。有《初阳诗稿》。
代表作:
《戏题妙峰庵石壁》
《酬髯翁寄怀韵》
全部作品>>
详细>>
樊彬
[清代]
樊彬(1796-约1885)字质夫,号文卿,直隶天津人,诸生,充国史馆誊录,道光五年(1825)授冀州训导,道光二十八年任湖北远安知县,改建始知县。好金石,搜罗海内碑刻二千馀种,多为乾嘉名家所未见。著有《问青阁诗集》十四卷。
代表作:
《盘古墓》
《青县题壁》
全部作品>>
‹
1
2
...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
578
579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