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 关于清代的文人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沈蓥
[清代]
沈蓥,清代文学家。字晴庚,号秋白,原名杰,无锡人。三十岁补诸生,以教书为业。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陷无锡,携家避难,连丧妻女,遂憔悴而卒。有《留沤唫馆词》一卷。
代表作:
《如此江山 钱丈懋溪《天台观瀑图》》
《明月棹孤舟 溪上归舟》
《浣溪沙》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蕊
[清代]
字芷芗,嘉兴人,观察涛女,桐乡劳介甫室。
代表作:
《霜叶飞 题霜林觅句图》
《玉女迎春慢 雪美人》
《虞美人 题瘦吟楼研》
《南浦 水仙》
《一枝春 淡巴菰》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蕙玉
[清代]
字畹亭,江南吴江人。贡生倪弁江室。著有《聊一轩诗存》。○读四箴可补班氏《女诫》,惜年命不永,而弁江绩学,旋亦沦亡。评阅时,为欷歔者久之。
代表作:
《自箴四章》
《同声歌》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谨学
[清代]
沈谨学 1800-1847, 名诗华 号沈四山人。苏州甫里(今吴中区甪直镇)人,一生清贫未仕,躬耕垄亩,是中国最底层最苦难的农民。有《沈四山人诗录》传世,其诗作,常以一位清代农村知识分子,准农民的角度,吟咏清代苏州农村的乡野农事,隽永清新,才情绝妙,相对文化史上诸多隐士,他是一位真正意义的隐者与田园诗人。其艺术与社会价值,不同于陶渊明,王维,范成大等等一些仕而隐,隐欲仕,若仕若隐,似隐非隐的传统名士。
代表作:
《田园杂兴 其三》
《春日杂诗 其二》
《溪上》
《初夏村居》
《二月十七日过黎里众善堂谒徐俟斋先生祠》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远翼
[清代]
沈远翼,字友松,朝鲜人。光绪十九年充贡使。
代表作:
《和仁崖中枢韵赋谢黄鹿泉农部》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进
[清代]
(1628—1691)浙江嘉兴人,初名叙,字山子。诸生。工诗,康熙时与朱彝尊时称朱沈,与周贫并称周沈。早年诗尚清丽,晚期归于冲淡。家贫,授徒以自给。晚号知退叟,所居蓝村,屋三楹毁其一,因称为半巢居,读书其中,陶然自乐。有《文言会萃》、《行国录》、《蓝村稿》、《袁溪文稿》等。
代表作:
《横山蛟潭同朱十彝尊赋》
《鹤洲看梅同李人表》
《渡浙江别陆处士圻》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起麟
[清代]
沈起麟,字苑游,天津人。有《诵芬堂诗》。
代表作:
《买棹送家次辰南归》
全部作品>>
详细>>
沈起元
[清代]
(1685—1763)江苏太仓人,字子大。康熙六十年进士。雍正间,历福州、兴化、台湾知府,均有建树。乾隆间,授河南按察使,迁直隶布政使,内转光禄卿。有《周易孔义》、《敬亭诗文集》等。
代表作:
《平山堂雅集用昌黎会合联句韵》
《寄酬顾大嗣宗见怀之作兼简陶柱中缪昭曦》
《丹阳道中》
《效白体寄儿子大抱一百韵代家信》
全部作品>>
详细>>
沈道宽
[清代]
(1774—1853)直隶大兴人,字栗仲。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官终桃源知县。精字母声音之学,通音律。有《六书糠秕》、《话山草堂文集》等。
代表作:
《祝融峰观日出诗为杨子卿上舍作》
《同王霁台游澹岩》
《次韵答严丽生姻丈惠诗 其二》
《次韵答严丽生姻丈惠诗 其一》
《柬邓湘皋》
全部作品>>
详细>>
沈鋐
[清代]
沈鋐,字成斋,归安人。诸生,官弋阳巡检。有《随吟小草》。
代表作:
《憩白云居赠霞裳道上》
全部作品>>
‹
1
2
...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
578
579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