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释今全
[明代]
今全,字目无。番禺人。俗姓许。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脱白受具,继无方应公为监院。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代表作:
《过古安吊季叔行人见海公》
《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渊潭》
《夜泊白石忆英目青居士》
《秋晓泛舟》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但
[明代]
今但,字尘异。新安(今广东宝安县)人。住罗浮山华首台,为天然和尚第九法嗣。事见清宣统《东莞县志》卷七四。
代表作: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一》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五》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四》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二》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三》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印
[明代]
今印,字海发。顺德人。族姓梁,原名琼,字之佩,更名海发。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一年(一六五七)皈天然落发受具。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师还粤,顷复返庐山掌记室。天然老人遣参诸方。至楚黄见天章和尚,一语遂契,付以大法,命居西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代表作:
《送刘长孺携家归龙川》
《将入匡庐留别诸同学》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回
[明代]
今回,字更涉。东莞人。侍郎王应华仲子,原名鸿暹,字方之。诸生。其父与天然禅师为法喜之交,回少闻道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峰落发受具,执侍左右,随师住丹霞,寻升记室。一日过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涨,漂没巉石之下。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代表作:
《喜崔剑良诸公见过》
《乞食新兴道中》
《过端州峡同仞阇黎》
《赠何叔莲秀才》
《赠识庸师》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帾
[明代]
今帾(一六一八?--一六九○),字记汝。新会人。原姓潘,名楫清,字水因。诸生。将应乡试,适以忧解。服阕,弃诸生,从天然老人受具。明桂王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为雷峰典客,后随杖住丹霞,充记室,再从老人住归宗。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老人入涅,复返雷峰。二十九年还古冈,访寻故旧,忽示微疾,端坐而逝。著有《借峰诗稿》。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代表作:
《梦张百淇》
《出家 其五》
《出家 其四》
《出家 其三》
《出家 其二》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壁
[明代]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代表作:
《酬澹归法兄见赠之作》
《送友》
《酬施仲芳》
《初入丹霞奉书雄州因呈陆孝山太守》
《绕丹霞山》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如
[明代]
今如(?—一六七四),字真佛。新会人。俗姓黄,角子今(上草头下黾)父。诸生。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老人出世登具。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代表作:
《送石西堂领众栖贤》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岩
[明代]
今岩,字山品。番禺人。俗姓李。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从天然禅师脱白,居雷峰。十二年(一六五五)度岭,游天台,住灵隐,遍参诸方。礼继起禅师,嗣临济宗。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代表作:
《丁酉人日柬梁芝五》
《送李明府》
《閒居寄匡庐兄弟》
《刈稻南亩柬诸子》
《遥题车明经紫芝洞》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应
[明代]
今应,字无方。番禺人。俗姓许。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出世受具,为雷峰监院。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代表作:
《元旦漫题》
《中秋偶作》
《灯夕雨》
《夏日访友人馆时途中闻警》
全部作品>>
详细>>
释今摄
[明代]
今摄(一六一八—一六八六),字广慈。番禺人。俗姓崔。参天然,即披缁依三十年。居侍寮最久,后充雷峰监院诸职。清圣祖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离乱中入净成侍天然。十九年(一六八〇)付法偈,越六年示寂。著有《巢云遗稿》。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代表作:
《送陆亦樵上白崖》
《秋月》
《秋蝉 其二》
《秋蝉 其一》
全部作品>>
‹
1
2
...
1381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1387
...
1714
1715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