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客子向何方,车马朝日驰。执手野彷徨,送君清江湄。
江水一何长,悠悠系我思。出门有岐路,世情多崄巇。
黄尘摧人颜,玄霜切人饥。去去勿复陈,愿君爱光仪。
清明来客邸,云物犹凄凄。散步向南郊,雨晴途半泥。
累累高下冢,不扫纷牧羝。岂无一主者,太息风俗迷。
官堤曲北转,官杨皆生稊。河水流洋洋,漕艘雁字齐。
浮家反知节,沽酒且杀鸡。过渡少村落,接湖多荒畦。
桃花何处寻,得句无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