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旆转黄山路,舟纚白马津。送轮时合幰,分骖各背尘。
常山喜临岱,陇头悲望秦。欲持汉中策,还以赠征人。
寒蝉乍咽,桥外停兰楫。一带江村残雨歇。听到五更欲断,淡月萧疏又秋色。这时节,梦儿乍成得。橹声苦、响偏急。记乌衣巷柳曾相识。捲起孤蓬,迢迢往事,一树无情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