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处寺内建筑,具其之所心被称为“多景”,也是因为它建在山上,地势高,万事万物都可尽收眼底。诗人登高望远,前文极写所见景色之美,最后三句一问一答道出哀情,可见此曲采用的是以乐景反衬哀的情的手法。
前三句写的是整体感受,春水东去,天空辽远、闲云飘散,视野极其开阔,那树显得对么渺远,那鸟仿佛也都消失了踪迹。就像是一种脱离尘嚣的展望,一片豁然开朗。接着具体写了所见景物:山如黛、水如镜、月缺似沉钩,寓意白昼将尽。诗人依次运用了“阔”“闲”“渺”“幽”以及“远”“平”“缺”等加以刻画,句式倒装,使景物描写细腻生动。
再把视线住下,桃花梨花红白相间的景色下是那“渡口”和“江水”,曲至此,已经透出离别之情。尾三句便点出真意:“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有如蜻蜓点水一点而出,让原本沉浸的乐景中的人,哀感顿生。
薰风濯热自南来,陛戟传声殿绕雷。九奏鸣球陈露瓮,八珍登俎奉天杯。
炉烟结篆狻猊喷,扇影分行孔雀开。海角无阶就尧日,但知长曝报恩腮。
五马城东送远行,那堪难弟别难兄。乌纱此日同沾宠,黄甲当年独著声。
春草池塘还入梦,夜窗风雨最关情。云山杳杳牵离恨,极目湖天一雁鸣。
汝书粘在壁,三载字依然。薄宦嗟无禄,投荒竟各天。
老魂沾旅雪,客梦叫孤鸢。误汝真升斗,泉台恨肯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