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落拓不羁、以酒为伴的潇洒生涯。诗人暗用毕卓的典故,说自己十多年来,常常乘着扁舟载着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毕卓那样,忘忧忘返,觉得万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岁月来与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负酒神。这里的“觥”、“公”同音双关,由“觥”到“公”的转换见出诗人对酒的赞颂,酒以其忘忧解忧而成了诗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着诗人在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真实生活状态。
后两句表现出一种洞悉世情的洒脱。诗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了,斜卧在禅床边,品着僧人献上的清茶,见煮茶的袅袅轻烟盘旋在微风中,此刻的闲情与安逸惬意飘然。可能是诗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这两句所透露出来的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韵味深长。诗人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然而却投闲置散,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结果。此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落花”与“青春”相应,说明一生自许甚高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只有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
全诗通过酒与茶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深蕴着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年轻时的风流放浪以及壮志难酬,全在“觥船”、“青春”等语句中体现出来;而今清静禅院中的“禅榻”、“茶烟”所引发的万般感慨,如同萦绕于落花风中的茶烟一样散去无踪。这首诗中包含着对年华老去时的感念与豁达、对过去青春岁月的追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全诗洒落而不见其辛酸。
湘江之水巫山云,朝暮相思那得分。渺渺高堂怨巫女,斑斑楚竹恨湘君。
湘君巫女知何处,水中月色烟中树。只解春来幻作花,不解花飞没春路。
阳台故道竟微茫,黄陵古庙久荒凉。鸳鸯锦水偏齐翼,鹦鹉芳洲空断肠。
断肠复断肠,问君苦不苦?解佩江边忆楚妃,采莲渡口思交甫。
草色如天染绿尘,杨花似雪扑青蘋。水为帝子眼中泪,云是襄王梦里人。
梦里眼中俱不见,非烟非雾犹相眷。十二峰头画不成,三湘七泽俱流遍。
采得蘋花不自由,更何人共木兰舟。曲终歌罢谁无泪,水远山长空独愁。
天边属玉双双起,茜红裙色谁家女?欲言不言来不来,云不成云雨不雨。
烟波尽日浩空津,明月当天似镜新。畴能良夜偏忘夜,若云逢春不怨春。
怨春愁夜何时歇,岁岁春魂化啼渼。鹧鸪啼破九嶷天,王孙泣断苍梧月。
臣近市,识贵贱。我后知不知,胡不采衢谚。临淄十万生齿多,家家粥踊可奈何。
踊之价,浮于屦,不喔咻,谁歌舞。仁人一言省于刑,顿教亿兆无诅声。
修德更不诛祝史,海岱千秋思晏子。
岭表何官最我閒,我颜原不似公颜。坐残夜雨斑衣冷,望断秦云大被难。
药盏不曾三日歇,柴门常用两重关。小儿度日真如梦,独钓蟛蜞去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