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疏雨过长林,溪头日半沉。开尊成草酌,得句嚼花吟。
蜗砌苔堆湿,蛛帘柳映深。倚栏秋欲暮,醉耳怯寒砧。
君子佩明信,相期湖水滨。时欣宿雨霁,画舸送游人。
轻鸥集兰渚,佳树变莺晨。山远烟容淡,日出水光新。
美人含丽思,艳曲歌阳春。暌携会弥欢,酣适趣益真。
兹游敦德谊,况乃及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