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思衍的次韵单徙提举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次韵单徙提举

百蛮冠带悉来庭,九处临关万雉城。
汉殿风驰十行诏,唐藩雷动众军声。
海涵春育民膏泽,雨施云行天性情。
听得老癃扶杖语,紫微垣畔泰阶平。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猜你喜欢

我昔游禾州,英俊森跌宕。众中昉识君,彼此年盛壮。

定交文字间,倾倒已见谅。推能实居先,论齿仍在上。

既欣气味同,复喜怀抱旷。温温璞玉姿,浩浩江海量。

岂惟邑校雄,允谓士林望。及门师易庵,卒业侍函丈。

大哉四圣经,研究彖与象。袖然西江魁,足继宋陈亮。

诸生老场屋,颡泚羞倔强。词垣七八年,葭玉得倚傍。

编摩互论讨,疑惑共咨访。但期荅君亲,未省谒卿相。

佞色从古鄙,直躬岂今尚。始屈倅邦畿,翻能拯民恙。

公平村有谣,苦澹宦无况。何期寒窭家,忽被仁惠贶。

云胡去郡亟,遂使失保障。一官滞房山,连岁董夫匠。

令名诸公推,敏识多士让。政须峻升迁,溘尔遽凋丧。

呼天邈不闻,为善匪可仗。缙绅竞悼伤,舆隶亦惆怅。

而我忝深知,肝胆两相向。切偲失箴规,磨琢废炉荡。

情捐骨肉亲,序缺兄弟行。前修不可作,后进日流荡。

哀哉若人亡,士习趍谬妄。纷纷夸毗子,翻覆千万状。

譬犹蚁附腥,缭绕沿瓮盎。畴能遏颓波,奚忍鼓其浪。

孰知余心悲,孤立谁我相。令仪隔幽明,清梦劳想像。

作诗述初终,老泪恣横放。

  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标签:学习

雄冠南来二百州,相君金虎领貔貅。西山云气三天竺,东海潮声八月秋。

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狂飙一夜烟尘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