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采石矶头秋雨晴,芜湖城外暮潮生。美人只在江波上,十里芙蓉愁月明。
诉幽心。积相思几寸,黄叶碧波深。磨迹回旋,轮蹄销歇,天涯绿遍园林。
看脱手、新词似弹,触旧题,秋月十分临。虚说笼纱,浪传画壁,五载流阴。
听罢楼头晨鼓,笑那知许事,烂漫同斟。剑斫酣余,弦翻误后,更阑星斗沉沉。
细检点、酒人无恙,只汪伦、不共醉时吟。待到花钿狼藉,没处追寻。
病客逢秋忆故园,汝来应得赖温存。江湖岁晚身千里,骨肉情多酒一尊。
别后关河长问信,愁来风雨更思君。西窗灯火寒无梦,旧事中宵得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