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禦寇连墙屋,神交得谢瞻。偶逢吾所契,共语月当檐。
微禄终何补,良才尚此淹。凭君纵玄论,未怪发幽潜。
问春欲去归何处。怪底春无语。商量无计把春春。又见杜鹃啼血、蝶含愁。
落花飞絮多情绪。也欲随春去。阑干十二独徘徊。剩得青青满眼、是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