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系沈佺期所作,题目十分奇特,它是一首历史诗,与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京城诗相似。但是,此类历史诗的传统使得沈诗中所指的事物明显地与时事有关,涉及武则天或唐中宗宫廷的某种无节制的行为。
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夕。沈佺期描写“银河”及宫女们的鲜艳衣服,这些衣服形成“云雾”,像星星一样闪光,呈现出天庭的场面,随意地改变了时节。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华丽描写后面,诗人却加上要求俭朴的结尾,显得极其不和谐。人巧能够改变自然秩序(如第二十三、二十四句),这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复杂主题,有时表示艺术及人类创造的力量,但更经常的是暗示一种危险的反常。在这首诗中,这一主题的运用是微妙的、模棱两可的,处于赞赏的描写和道德的谴责之间。
一身经丧乱,此地获偷安。羽檄今朝急,征鼙几夜寒。
远峰明或近,新月淡如残。虽有樽中酒,离怀不自宽。
春朝常破绣工夫,笔砚安排兴不孤。怪底花枝慵过我,一帘香影倩风扶。
画省森沉静柏乌,欲谈翻觉解围无。五轮沙漏传银箭,六出天花点玉壶。
倦去且看司马赋,渴来想入步兵厨。悬知后夜升中际,历历榆光片月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