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羁人每恨得书难,比至书来不忍看。已为家贫伤米贵,何堪岁暮惜衣单。
霜枯塞草山俱瘦,雨减汾河水正乾。好挟太行云两片,相随征骑到长安。
雁橹一声响,落帆城影圆。花光横水槛,酒气压山船。
吴市几家鹤,齐亭千树蝉。晚来纤月上,留梦照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