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几日东风倚画楼。碧天清霭半空浮。韶光多半杏梢头。
垂柳有情留夕照,飞花无计却春愁。但凭天气困人休。
明月悬秋空,皎皎临窗牖。望之不可亲,掔之不去手。
一回圆缺一回新,清光大地皆应有。居人见月思远人,远人见月将归否。
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
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躞蹀。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