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英引对宠章新,都下传观拜辅臣。沙路缓驱金騕袅,阁间新上玉麒麟。
梯险航深岐路赊,国恩未报敢咨嗟。感公秀句浑惊俗,送我孤踪远使巴。
民讼稀疏几吏隐,官居岑寂似山家。举头霄汉思贤躅,聊和来篇示拜嘉。
独抱瑶琴上讼堂,怀山仍奏紫芝章。狂生不解看颦笑,直道何劳较短长。
击柝无官贫仕苦,折腰难去吏情伤。田园一别荒芜尽,况复连年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