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庭春日正暄妍,一树名花玉槛前。百颗毳毬谁织就,几枝琼萼露和圆。
清华公子夸冰格,雅淡佳人拥雪筵。自是明皇沉醉后,梨园遗种至今传。
美人城南隅,婉娈发清扬。翳彼金玉姿,翠裾垂明珰。
容与耀殊质,芗泽助晨妆。蛾眉众谣诼,罹忧处空房。
弃捐无是非,庭户鲜辉光。众口如浮云,君心如曦阳。
凋枝抽荣条,春来自芬芳。守素以俟时,毋为自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