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飞褴凌丹蹻,雕轩俯碧漪。晴峰浮倒影,烟柳漾轻丝。
翡翠低还掠,鸳鸯住不疑。接䍦何必整,纶钓许相随。
凭栏不语,坐看春归去。或者留春留得住,因甚全无一句。
曾闻百舌间关,要将春色遮拦。百舌舌儿先倦,愁人更有何言。
寒雨潇潇对短檠,高楼永夜读书声。一门与尔兼师友,四海何人更弟兄。
谁信牛车传异事,几闻马磨托营生。德星堂外花无恙,愿祝春风护紫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