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猎猎风逾健,湖滨得壮观。天低鸿影大,霜老荻声乾。
突兀排山峻,玲珑映日寒。输他渔户乐,赤马架层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