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君不见人生百年驹过隙,何况人生不满百。又不见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烂醉君何辞。天公那得私人物,头上不可扫白发。
所以知章眼落井底花,太白手捉江中月。金莲画炬飞碧烟,赵女起舞踏四筵。
主人劝客连夜饮,似恐明朝非少年。新丰酒槽滴红露,十千一斗亦有数。
为君典却紫绮裘,不惜更脱珊瑚钩。门前杨花如水流,入来愁人风满楼。
将进酒,开君愁。
仙冠鹊尾汉宫裁,金粟岩花日日开。此是淮南宾客地,白云还待八公来。